发布时间:2019-06-28 文章来源:湖南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阅读次数:704 作者:规划办B
成果题目:公益、质量与公平:我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战略选择
成果类别:专著(论文)类
作 者:王声平、皮军功、杨晓萍、李敏、姚亚飞、谢秋元
所在单位:长沙师范学院
一、成果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和政策建议
1、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理论阐释
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这两个核心概念,并从学理层面对其内涵与外延进行了全面分析和阐释。从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以及政府发展和规划幼儿园布局结构调整等不同维度,探讨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构建的价值取向、重要性及其意义等。
2、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国际比较研究
研究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这一论题为核心。从学前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体系、学前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学前教育质量监管体系、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幼儿教师质量保障体系、家园合作机制六个方面,对世界部分教育发达国家构建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进行了全面分析,这对我国政府支持和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结构及构建研究
研究基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组织属性,以及我国政府管理学前教育的体制机制特点,提出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协同建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分析框架。即从幼儿园内部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主要由幼儿园教育质量决策、执行、督导与评价、保障支持、信息五大系统构成。从幼儿园与其他外部保障主体的关系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主要由目标机制、机构保障机制、主体保障机制、监督与评估机制、激励机制、信息反馈机制六大机制构成。其中,前者是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和核心,在质量保障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后者是教育质量保障的外部支持条件,对教育质量内部保障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制、引导和指导功能,但其也必须通过内部保障的作用和机理才能真正发挥外部保障的效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思路。
二、成果被采纳情况及其政策影响
1.申报人系列论文《我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研究》在2018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鉴定中,获“省内先进”等级。
2.申报人2017年系列论文中,连续3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幼儿教育导读》全文转载,分别为: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阐释与构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7(4).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幼儿教育导读》2018年第1期第1篇全文转载,下载369次,被引1次。
构建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5).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幼儿教育导读》2017年第9期全文转载,下载669次,被引5次。
幼儿批评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教师教育论坛,2017(10).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幼儿教育导读》2018年第5期全文转载,下载123次。
3.论文:《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构建的困境与未来趋向》获第八届湖南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下载1087次,被引4次。
4.系列论文中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阐释与构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构建的困境与未来趋向》等之中的观念与方法,目前已被部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采纳。
5.研究团队中的部分成果也产生了重大社会影响,如《焦点与转向: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研究述评》一文,现已被下载3863次,被引26次。其它成员的研究成果在此不进行逐一列举。